概述
北斗衛星導航系統(以下簡稱北斗系統)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,自主建設、 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,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、全天時、高精度的定位、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。北斗系統與美國的GPS、俄羅斯格洛納斯、歐盟的伽利略構成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。
建設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,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,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、穩定、可靠的服務;發展北斗產業,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;深化國際合作,共享衛星導航發展成果,提高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綜合應用效益。
發展歷程
北斗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:2000年年底,建成北斗一號系統,向中國提供服務;2012年年底,建成北斗二號系統,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;計劃在2020年前后,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,向全球提供服務。
目前,我國正在實施北斗三號系統建設。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,計劃2018年,面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;2020年前后,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,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。
服務
目前,正在運行的北斗二號系統發播B1I和B2I公開服務信號,免費向亞太地區提供公開服務。服務區為南北緯55度、東經55度到180度區域,定位精度優于10米,測速精度優于0.2 米/秒,授時精度優于50納秒。
隨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的發展,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、海洋漁業、水文監測、氣象預報、測繪地理信息、森林防火、通信時統、電力調度、救災減災、應急搜救等領域,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